来源:雪球App,作者: matias,(https://xueqiu.com/6205861642/344271972)
数据来源:虎扑这位网友,原文提供了四张图片,包括了简易的资产负债表、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。
应该不是网友自己编纂的,通常极少有体育球迷有能力编造的财务报表。
当然,报表中也有一些错误,比如科目的归类、叫法,跟欧洲足球俱乐部的报表分类不同。
比如对于卖球员的净收入,欧洲足球俱乐部的损益表里,通常不归为营业收入,而是归类为处置无形资产净损益,就类似制造业卖专利或某个代理权等。
比如,球员和教练员工资,通常纳入营业成本,而不是期间费用。
先看损益表。
万元2024年2023年yoy营业收入38,60034,56011.69%其中:赛事票务及电视转播权21,40019,8807.65%赞助及广告13,10010,90020.18%转会净收益2,500-1,800238.89%其他1,6005,580-71.33%营业成本22,30021,2005.19%毛利16,30013,36022.01%期间费用27,10028,940-6.36%其中:球员及教练薪酬19,80021,300-7.04%管理费用4,2003,70013.51%销售费用3,1003,940-21.32%营业利润-10,800-15,58030.68%营业外收支净额600720-17.14%净利润-10,200-14,68030.52%
2024年,俱乐部总收入3.86亿,接近4亿人民币,这算是不错的一个收入了,当然比诸如浦和红钻还差一些,红钻2024年营收超过100亿日元(约4.6亿人民币+)。但是,这个收入规模在亚洲已经算是最高收入行列了。
具体的收入构成是,
-球票和电视转播,2.14亿。
-赞助收入,1.3亿
-球员转会净收益,0.25亿
申花和国安的套票应该是中超俱乐部里面卖得最好的,这两个俱乐部的上座率也是最好的两个主场之一。(图片来源:微博Asaikana 朱艺老师)
有人会说,上海申花3万人的人数,跟上海(八万人)体育场的最大上座人数6万多相比,不到50%!哪怕按照80%的上座率也应该有4.8万!
这是因为体育场附近在修地铁,体育场实际被允许销售的票数就是3万出头,如再有安保考量,3万的上座人数已经非常好了。
申花的赛季套票也是中超卖得最好的俱乐部。
算上足协杯和亚冠精英赛,申花中超主场球票收入,24赛季和25赛季,应该是有1亿上下。
纵然如此,球票+转播收入,超过2亿元,也是一个非常非常牛逼的数字了。
赞助1.3亿不说了,此前有球迷说交通银行的胸前广告就是8千万还是更多。
比较有疑问的是2500万的球员转会净收入。2024赛季,申花并没有什么转出球员,仅仅是租借出了金洋洋、朱越、戴伟浚、张威、薛庆浩、徐友刚几名球员,只有比如戴伟浚租借深圳,算是最大的租借了,费用是250万人民币。
球员和教练薪水接近2亿,而且放在了期间费用,这也令人费解;因为通常球员和教练的薪资开支是纳入营业成本而不是期间费用。
下图是来自恒大淘宝2015年恒大淘宝挂牌新三板的转让说明书的截图,
然而,纵然如此,申花营业成本的依然高达2.2亿人民币,这里面的大头应该是球员转会费的摊销,其次就是比赛成本,包括参加中超、足协杯、亚冠精英赛的差旅成本、球场租赁/安保成本等。
最后一看损益情况,申花一年亏损1.02亿。也就说2024赛季,申花总开支4.84亿人民币。
也就是说要争冠,一年的支出要在4-5亿,甚至更高的投入。
再看资产负债表,
资产负债表(2024-12-31)金额(万元)资产流动资产合计55,400其中:货币资金12,300应收账款/其他应收款8,100存货(衍生品)4,200其他流动资产30,800非流动资产合计61,800其中:球员注册净值38,500固定资产-训练基地15,600使用权资产(球场)7,700资产总计117,200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流动负债合计60,800其中:应付账款18,200合同负债(套票/赞助)22,600应付薪酬及税费20,000非流动负债合计9,200负债合计70,000实收资本22,700资本公积5,50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-185,500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计117,200
这个资产负债表就值得被吐槽了,
首先就是严重不符合会计恒等式:负债+股东权益=资产;
其次,有些科目描述非常业余,比如在股东权益下面,竟然出现了“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利润”,这一应该出现在损益表的科目。
我们只看一个球员注册资产净值,3.85亿。这个科目不同俱乐部叫法不同,有些叫无形资产。
具体到足球俱乐部,俱乐部支付转会费(签字费)买入一个球员后,这就构成了无形资产或球员注册/使用资产,初始账面价值就是买入成本,然后,在合同期内平均摊销,摊销的部分就是进入到损益表的营业成本里面了,这恐怕也是申花营业成本没有球员工资,依然高达2.23亿的原因。
申花这个3.85亿的球员注册资产净值,可以说非常高了;大家不要跟德转的身价搞混了,完全不是一个概念。
现金流量表本期金额(万元)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-9,400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(购建基地)-4,500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(股东注资)15,000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1,100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12,300
经营现金流量-0.94亿,股东注资支持1.5亿,依然需要股东注资,这还不包括股东以商业赞助,像泰山俱乐部主场的赞助牌上的南瑞、绿发、英大信托等都是股东赞助的方式来帮助俱乐部,要比股东注资好一点。
前面恒大、富力、苏宁等最后解散,解释因为亏欠股东的往来款太高了,往来款是借款,是负责,是需要归还的;赞助是商业合同,是不需要归还的。
所以说,戴琳说球员的“再生”父母是投资人(发工资的人),而不是球迷,这话在国内是完全没有问题的。
包括民营足球的海牛、西海岸、南通支云、深圳新鹏程、云南玉昆等都是如此,都是依靠投资人输血,纯依靠市场的力量,俱乐部早就解散了。
想必会有人说苏超,苏超也是如此。只不过在省政府和市政府的两级政府指令下,很多成本不需要球队承担而已,比如球场的使用成本、安保成本、训练成本、球员补贴等等。
此前前足协主席,现囚犯陈戌源说得非常足球,中国(职业)足球是一个社会公益产品,如果追求投资收益,哪个沙雕会持续亏损十几亿,持续投入20-30年?只有慈善事业。反而福利彩票是暴利。
#上海申花
#中超
中国人或许天生不会经营体育俱乐部